逾8亿合同“告吹”长期资金市场融资收紧捷佳伟创全年业绩会好吗?

时间: 2024-06-28 21:24:45 |   作者: 欧宝官方体育app下载视频

  日前,向日葵(300111.SZ)控股子公司与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捷佳伟创,300724.SZ)签署《终止合同协议》(下称终止协议),逾8亿元TOPCon设备采购合同终止。合同终止,主要是向日葵相关项目筹建中拟租赁厂房交付滞后,导致TOPCon电池产品项目不能按期实施等。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述终止协议签署的同日(9月28日),高景太阳能IPO终止;而此前几天,通威股份(600438.SH)也宣布终止160亿元定增计划。有券商认为,出现前述情况,一种原因是部分企业出于客观及产业链环境变化选择终止扩产;另一方面,因融资行为的约束可能收紧供给端,行业供需格局或将改善。

  事实上,2023年以来,硅料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刺激终端需求快速释放。受益于电池片厂商扩产、订单高企,捷佳伟创2023年上半年的营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2.39%、48.0%;且期末合同负债高达118.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倍以上。

  从合同金额来看,向日葵终止设备采购,对于捷佳伟创整体经营影响有限,但有没有造成一定存货滞压或跌价损失尚未可知。

  另外,公司计划募资用于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设备产业化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此技术路线前景如何,未来几年该技术产业化进展会否加速也存在不确定性。

  针对上述购销合同终止对公司业绩影响、近期订单变化、光伏技术迭代对设备供应商的影响等问题,《投资时报》电邮沟通提纲至捷佳伟创有关部门,截止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今年4月14日,向日葵控股子公司浙江隆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浙江隆向)与捷佳伟创签署《购销合同书》及其附件,采购高效太阳能电池产品生产设备,合同总金额为8.27亿元。

  该合同是浙江隆向为实施TOPCon电池产品项目所签署。但由于项目筹建过程中拟租赁厂房交付滞后,导致TOPCon电池产品项目不能按期实施,且近期光伏产业链基本的产品价格大大下行,故浙江隆向决定暂缓设备购买,并与捷佳伟创协商后都同意终止原合同并签订终止协议。终止协议于9月28日签署。

  根据协议,捷佳伟创同意在11月30日前全额退还浙江隆向已支付的货款2.48亿元(不计息)。同时,合同终止前双方各自产生的费用、损失,各自承担,双方互不追究对方责任。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今年2月、5月,棒杰股份(002634.SZ)二级子公司、华东重机(002685.SZ)二级子公司分别向捷佳伟创及其子公司签订合同,购买高效光伏电池片相关生产设备,交易价格逾9亿、5.61亿。而2022年7月10日至2023年7月10日期间,捷佳伟创及下属子公司与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和他的下属子公司连续12个月内签订日常经营合同,累计金额为40.39亿元,约占捷佳伟创2022年度经审计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72.86%。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捷佳伟创的合同负债为118.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3.59%。合同负债主要构成是预收商品款,该指标大增意味公司期内销售情况较佳。而向日葵取消订单,一方面金额所占比例不大,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有限;另一方面也需关注,订单取消是否给公司带来一定存货滞压或跌价损失。

  根据中报,截至2023年6月末,捷佳伟创的存货账面价值高达124.24亿元,较上年末大增75.79%;其中,原材料23.40亿元、在产品17.86亿元,较上年末增幅均在1倍左右。本期内,该公司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约为-6782万元。

  2023年以来,硅料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光伏产业链价格开启下行通道,驱动国内光伏装机高增。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今年前八个月,我国累计光伏装机113.16GW,同比增长约154%,且多家机构给出150GW—180GW的全年新增装机预期。

  而在主产业链,N型渗透率提升,一体化扩产加速。据平安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以来,国内光伏组件招标规模超100GW,其中N型组件占据逐渐重要的份额,其中一些项目招标中N型组件占比达到40%—50%。

  从成本占比来看,电池片是光伏组件成本的核心。而太阳能电池根据半导体材料的不同分为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晶硅电池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包括非晶硅和化合物电池(钙钛矿属于此列)。根据硅片掺杂元素不同,单晶电池又分为P型和N型电池,后者包括TOPCon、IBC和HJT(也称异质结)。

  2022年是N型光伏电池产业化元年,不仅赛道老玩家布局,众多光伏业外企业也公布N型电池扩产计划切入赛道。据平安证券今年7月研报,当前TOPCon以经济性与性价比优势占据扩产主流地位,2023年TOPCon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20%—30%,明年市占率或超50%。

  捷佳伟创是TOPCon和钙钛矿设备龙头,并在PERC、HJT、IBC等技术路线全面布局,公司基本的产品包括湿法设备系列、真空设备系列、智能制造设备系列以及晶体硅电池整线解决方案等。受益于电池片厂商扩产、销售规模增加,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盈利收入40.83亿元,同比增长52.3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7.52亿元,同比增幅48.0%。

  由于订单、货款增加,期末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21.16亿元,同比大增136.58%。盈利能力方面,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26.45%,同比略增;净利率却低于2022年同期。

  且需注意的是,伴随营收大增,公司应收账款也有所上升。截至2023年6月末,捷佳伟创的应收账款余额为26.19亿元,占营收比例为64.14%;坏账准备4.50亿元,计提比例为17.16%;应收款账面价值为21.70亿元,较年初增加16.80%。公司坏账风险要关注。另外,当前光伏技术路线之争、公司广泛征集资金投建情况,也需注意。

  今年7月初,捷佳伟创发布可转债预案,计划募资用于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设备产业化(下称项目一)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据公司公告显示,项目一的建设周期拟定为2.5年,建成完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160台磁控溅射镀膜设备(PVD)、119台反应式等离子镀膜设备(RPD)及60台真空蒸镀设备(MAR)。募投项目若实施,上述电池新技术路线相关设备产能将扩大。

  但深交所下发审核问询函指出,公司2018年首发及2021年再融资募投项目主要围绕HJT、PERC+/TOPCon等硅基太阳能技术路线展开,本次围绕钙钛矿电池技术路线展开。拟生产的产品与现有或前次募投项目产品的区别联系,钙钛矿技术路线是否已形成收入,是不是真的存在技术实施风险,是否与客户相关产能或技术布局相匹配等。

  同时,企业存在前募因用地落实情况、延期实施的情况,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大尺寸多腔室扩散炉及PECVD设备生产线建设”以及“二合一透明导电膜设备(PAR)产业化项目”的募资投入比例为24.33%、5.12%。而本次募投项目尚且还没有取得土地证。前次项目进展缓慢原因是否对本次募投项目实施造成不利影响等。

  公司回复称,本次募投项目系已研发成功的设备量产,已实现有关产品交付,不存在技术实施风险。且公司是较早布局此类设备的供应商之一,2022年、2023年1月—6月,采购此类电池设备企业家数为13家、4家,公司覆盖家数为10家、3家;并预计满产时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有望迎来扩产高峰。

  但公司也表示,此技术路线目前尚处产业化初期,已布局此技术的电池片企业相关产线多处中试阶段,相关设备市场规模与PERC、TOPCon等相比较小。若未来下游厂商针对此电池技术扩产计划落地没有到达预期,募投项目存在不达预期效益风险。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钙钛矿电池具有效率及成本优势,目前钙钛矿电池处于MW级到GW级别的转换点。有研报预计,2023年钙钛矿组件产能有望达1.5GW,2025年或超过7GW,但短期内与700GW+晶硅电池组件产能相比,钙钛矿组件占比仍非常小。

  且日前,隆基绿能(601012.SH)称,接下来的几年,BC电池将是晶硅电池的主流,并明确未来发展重点是BC技术路线,TOPCon是过渡产品。光伏技术路线之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谁能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