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赵红卫、兰州大学三位校友当选院士
时间: 2024-06-30 14:39:20 | 作者: 真空型等离子清洗机
产品介绍
赵红卫研究员53岁,甘肃宁县人。现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兼任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和国家“十二五”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副总经理。主要是做加速器物理与技术探讨研究工作,在强流高电荷态电子回旋共振(ECR)离子源、重离子回旋加速器、电子冷却、强流质子超导直线加速器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赵红卫及其领导的团队提出了一种原创的电子回旋共振(ECR)等离子体超导磁约束结构,实现了一种高磁镜比三维“最小B”等离子体磁约束新构形;首次提出了高频率微波加热电子回旋共振(ECR)等离子体的一种新模式;首次提出了纳秒级时间延迟双激光束小角度打靶产生高电荷态等离子体的新方法。研制成功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全超导、全永磁、蒸发冷却新型强流高电荷态电子回旋共振(ECR)离子源和激光离子源,形成独特的离子源体系。近15年来把高电荷态重离子束流强度提高了约两个量级,产生并不断刷新一批高电荷态重离子束流强度的世界纪录,对基于重离子加速器的核物理和原子物理等领域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赵红卫领导团队研制成功国际上束流功率最高和运行时间最长的连续质子束超导直线加速器,为加速器驱动的先进核能、宽谱高通量中子源、同位素制备等重大应用奠定基础。他负责研制成功重离子治癌的超高的性价比紧凑型回旋加速器注入器,为我国首台重离子治癌专用装置的自主研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通过与俄罗斯同行合作负责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国际上新一代电子冷却装置,使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实现了束流强度高增益累积和低束流动量分散的目标。
赵红卫是继杨澄中(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魏宝文(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夏佳文(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出自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的第五位院士。在这些大科学家的引领下,已铸就成一支长期扎根甘肃、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重离子科学研究和重离子大科学装置设计、建造“国家队”。
中科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2019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于2019年1月1日真正开始启动,经过推荐、通信评审、公示、 会议评审以及全体院士终选投票等程序,共产生中科院院士64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 化学部10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人,地学部11人,信息技术科学部7人,技术科学部15人 。新当选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岁数55.7岁,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67岁,60岁(含)以下的占87.5%。
吴骊珠,1990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现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光化学转换的研究。承担了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等。
张锦,1992年兰州大学理学学士,1995年兰州大学理学硕士,1998年兰州大学博士。2006年至今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是做碳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应用及其拉曼光谱学研究,已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授权专利30余项。在国际和各类双边会议上作大会或分会邀请报告60余次。
王军志,1982年和1985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现兰州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学士和医学硕士学位。2010年11月任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药品检验总所副所长、研究员。先后主持“863计划”“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检验技术平台的研究”等22项国家级、省部级有关生物技术目标产品质量研究项目。负责完成了中日政府科学技术合作项目“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国家1035工程重点项目)。
据了解,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于2019年1月1日真正开始启动,经过推荐、通信评审、公示、会议评审以及全体院士终选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