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弹匣有多“重”

时间: 2024-07-30 12:35:36 |   作者: 等离子表面处理

  影片《战狼2》中,吴刚饰演的老兵何建国单手换弹匣的动作给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在实战中,该战术动作能够大幅压缩火力间隔,提升射击效率。赞叹之余,有军迷发问,这是什么弹匣?一个弹匣有多重?

  弹匣重量的问题不仅被热心观众和军迷所关注,更为世界各国军队所重视。一般来说,战士们都希望弹匣既轻巧便携又装弹量高。然而,鱼与熊掌通常不可兼得。如何在弹匣重量与装弹量之间找到平衡点,始终是世界各国军队研究的命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弹匣,一同去了解它。

  一个弹匣有多“重”?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研发时间、使用枪械、材质功用方面的不同,不同的弹匣有不同的重量。确切地说,从弹匣的历史演进过程来看,它的重量一直是变量,但其演进的方向大致相同,那就是:更轻巧便携、更结实好用、装弹量更多。总之一句话:更贴合实战需要。

  弹匣?弹夹?这是不少军事爱好者极易混淆的两个词。二者虽然关系紧密,却不一样。我们最为熟悉的盒状供弹器叫作弹匣,而弹夹是弹匣的前身,也被称为桥夹、条夹、快速装弹器等。

  1885年,奥地利枪械设计师费迪南·曼利夏研制成功一种带楔形栓体的新式枪机,弹夹应运而生。这种弹夹将零散枪弹整齐排列固定在一个金属片上,并将它们一起压入弹仓,以达到快速装填的目的——这就是有名的曼利夏弹夹供弹系统。彼时,弹夹只是一个金属片,其身量之轻可想而知。

  无烟火药问世后,德国将无烟火药枪弹与曼利夏弹夹有机结合,研制出著名的“委员会步枪”。随着德国M1888“委员会步枪”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与之相配套的弹夹也得以广泛应用。小小弹夹,以其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使用起来更便捷等诸多优点,成为当时枪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弹夹不断演化,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盒状弹匣。作为当下各国普遍采用的弹匣形式,盒状弹匣被认为是在重量与装弹量之间精确找到了平衡点。但随时代的发展,盒状弹匣同样也暴露出一些缺点,其中之一就是必须频繁更换。

  在上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的苏芬战争中,芬兰军队重创了人数2倍于自身的苏联军队,除成功运用战术外,采用弹鼓设计的M1939式冲锋枪也使后者使用盒状弹匣的步枪相形见绌。

  弹鼓被有的军迷称作“弹匣plus”,是自动步枪、轻机枪等连发枪械常用的供弹装具。弹鼓形如其名,“肚量大、形似鼓”是其显著特征。如苏联著名轻武器设计师格里戈利·斯帕金研制的PPSh-41冲锋枪就采用了弹鼓供弹。这种弹鼓容量可达71发,子弹压满时弹鼓重量达5.3千克。

  弹鼓诞生后,很快以其超大的弹容量,保证了射手在无须频繁更换供弹具的情况下发射出更多弹药,形成持续火力压制。但是,弹鼓也存在结构较为复杂、成本比较高、携带不便等短板,因此只能在特定作战环境下使用。

  弹匣还有一个“加长版的亲戚”——弹链。随着马克沁机枪横空出世,为其超高射速提供较为可靠保证的弹链也应运而生。弹链把大量子弹以串联方式链接,供给全自动发射的机枪或机炮使用,以达到保持持续火力的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斗中,当时德军装备了MG08式马克沁机枪,这种由弹链供弹的机枪因杀伤力巨大被称作“火力狂魔”。德国的HK23E机枪就使用弹链供弹,只不过,其弹链装在盒内以便吊挂在机枪下。弹链兼具价格实惠、便于携带等诸多优长,但它也未必十全十美,与弹匣相比,弹链装填过程较为繁琐、耗时较长。

  此外,还有弹盘、弹带、弹板、弹筒、弹斗、弹巢等诸多供弹装具,他们与弹匣的形状结构不同、装弹容量不同,但作用相同:都是为枪械供弹。各式各样、轻重不一的供弹装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为枪械提供充足弹药支撑。

  为了更好地适应战场、发挥作用,弹匣的形态随着战争形态演进和枪械的发展而一直在变化,其重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从栓动式步枪发展至如今的各类先进自动步枪,供弹方式经历了单发装填、金属制桥夹、直弹匣和弯弹匣的进化,每一次的改进都是根据战场上士兵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的体验反馈和总结做出修改的结果。

  早期弹匣多为单排设计,例如柯尔特M1911手枪,弹匣单排设计使得该枪容弹量仅为7发。随着枪械技术慢慢的提升,双排弹匣设计成为时代主流,95式自动步枪和92式手枪的弹匣都是双排结构。主流之外,为增大弹匣容量,还出现了三排弹匣、四排弹匣、可拆卸式弹匣等诸多弹匣种类。

  冷战时期,最早出现的一批现代自动步枪,其弹匣研发分为两种路线,一种是以AK系列为代表的苏联路线,使用中口径全装药威力弹的弯弹匣;另一种是北约路线为代表、使用小口径减装药子弹的直弹匣。越战中,后者的表现差强人意,只能半自动射击。美军发现火力不足后增加了全自动射击模式,子弹却不够用,需要频繁地更换空弹匣,不停尝试后,北约也将弹匣容量提高到了30发。

  那么,为什么各国当前广泛使用容量为30发的弹匣?简单地说,这是从战火中总结出的经验。经过考证和计算,在实战中,容弹30发的弹匣刚好可以为卧姿射击的士兵提供最科学与舒服的支点。

  除了直与弯的变化、薄与厚的改进,弹匣的设计理念也有了长足发展,滚筒弹匣便是经典一例。设计师迈克尔·米勒和沃伦斯·斯托克顿在1985年提出,在弹匣内部主轴上安装旋转弹簧,令子弹沿着螺旋导槽逐步向前推进,运动路线与电钻钻头的凹槽类似,为弹匣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一款采用滚筒弹匣供弹的冲锋枪,就是卡利科冲锋枪。作为一种轻巧紧凑、容弹量大的弹匣,它的最大供弹量达100发,从射击火力持续性来看可与机枪相媲美。如此设计,在确保较大弹容量的同时,既避免了超长弹匣造成的枪身高度过高,又避免了弹鼓造成的宽度过大。不过,该型弹匣分量沉重、结构较为复杂、故障率高,若发生故障难以迅速排除,因此并不适合作为普遍装备的供弹装置。

  科技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让未来战场的弹匣重量变得更“扑朔迷离”,轻巧便携、皮实抗造、装弹迅速、通用性强是其不变的目标与追求。

  减轻重量,先从材料下手。新型材料的发展让弹匣“轻身”有了很多可能,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铝合金弹匣,如以色列的TAR-21、比利时的F2000等。铝合金弹匣与塑料弹匣相比有较高的强度,不易磨损脱落和发生弹匣口部变形,尤其是便于加装快速装弹器。

  近两年,德国HK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聚合物弹匣,该型弹匣全身透明,可以清晰看到内部弹簧组件和子弹数量,且坚固耐用。

  新材料改变着弹匣的形态,新技术的诞生也让弹匣悄然在发生明显的变化。美国辛特考公司在市场上推出配用于格洛克43手枪的3D打印扩容弹匣,该弹匣被命名为“3Dplus2”,“plus2”意为增加2发容弹量。该弹匣兼具身量较轻、安装便捷等特点。

  “私人定制”“互换通用”等理念也让弹匣重量可增可减。一种枪适配多种弹匣和一种弹匣适配多型枪械形成的排列组合,让战士在执行任务时可以灵活选择弹匣,精确控制携弹量。

  此外,让弹匣更为顺手好用的各类配套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让人目不暇接。比如弹匣防尘盖、弹匣连接器、快速装弹器、“快速再装填”弹匣袋、弹匣连接器,甚至还出现了弹量数字显示器,这些装备的出现让弹匣进入了运用“易时代”。

  展望未来,微型子弹、埋头弹等新型弹药的运用或可让弹匣进一步瘦身缩水,而微型激光武器、电磁武器的运用,甚至有可能让弹匣“有其实”而“无其型”。未来战场上,弹匣的重量将依然会和战争形态的变化一同变化,但为枪械提供持续可靠的弹药始终是其不变的追求。(刘建元 朱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