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礼,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副所长,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资源昆虫产品加工与功能评价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青年英才”,农产品加工业十大杰出青年科学技术人才,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访问学者,兼任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青年工作委员会产业服务部副部长、中国养蜂学会蜂产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主要是做资源昆虫产品加工与多元化利用、资源昆虫产品营养与功能评价研究。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 项,神农中华农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 项、二等奖1 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 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 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1 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7 件;出版专著5 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Food Hydrocolloid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本成果聚焦蜜蜂发育与繁殖调控、增产提质研发技术和智能装备创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突破了智慧高效养殖、产品质量过程控制与精准评价、专用装备和高值产品创制等核心技术。
1.建立了蜜蜂“多阶适时控王”生产方法,解析了蜂产品主要营养活性成分和品质调控机制,构建了蜂王浆品质评价方法,为蜂产品增产提质奠定理论基础。
2.研创了“直梯”型多箱体成熟蜂蜜高产技术,成熟蜂蜜增产50%以上;研发了蜂花粉调压式连续真空干燥技术,干燥时间缩短17.2%;发明了蜂王浆免移虫生产技术,蜂幼虫接受率达98%以上,突破了蜜蜂养殖劳动强度大,产品的质量差、产量低的技术瓶颈。
3.创制了蜂花粉绿色智能产地干燥设备,电能耗占总能耗的1.5%;研发了蜂蜜后成熟装备,含水率可降至16.7%;开发了极鲜蜂王浆产品,附加值提升2倍以上,解决了产品加工能耗高、品质差的产业难题。获知识产权42项(其中美国、日本专利2项,发明专利22项),单项专利转让费800万元;发表高水平论文53篇(SCI/EI 38篇),创制装备8台/套,出版论著4部;制定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7项。成果推广到四川、河南、北京等10省市区,建设示范生产线万余户脱贫增收,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经中国农学会组织专家评价,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高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四川大学工学硕士,食品专业,曾任国内知名休闲食品加工公司高管,现任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与成果:主研方向为淀粉制品及方便米面制品技术探讨研究与工程产业化,长期致力于食品加工的副产品加工与利用、食品包装与储藏、食品制造业企业管理学与食品机械等方面工作;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0余件,主持完成几十项政府和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 项,联合食品加工公司获得科技成果10余项,多项成果成功在食品生产公司实现了转化,经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社会兼职“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科学技术创新联盟-预制菜专业委员会”执行专家、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心”食品安全行业专家、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研究生产业导师、唐山市古冶区“区域经济发展智库”专家、四川省食品科技成果项目评审专家。
主要介绍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在蛋制品、调味品(花椒)、预制菜领域的研究内容以及成功的科技成果转化案例,从基础研发、产品研制、工艺设计、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技术培养和训练、人才培育、知识产权等多方面开展校企合作,分享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苏晓霞,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消费者与市场研究中心感知与风味研究实验室负责人,正高级工程师,CSTM感知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感官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聚焦食品感官评价及风味研究,搭建感官与风味技术服务平台,为中粮集团各产业的新产品研究开发、工艺优化、质量控制、风味营销和感官评价能力建设、感知标准制定等方面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先后承担完成感官及风味相关的科研课题30余项,建立感官评价体系30余套,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感知标准制定近10项、专著出版2部。
民以食为天,现代人愈发重视餐饮的感官品质。感知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包含感官研究、风味研究及感知原因探究。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前瞻性布局,建设了亚洲顶级规模、最完善的感知分析实验室。历经十余年技术沉淀,该实验室运用感知分析技术在产品配方设计、营销及品质提升等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实验室已开发12大食品品类的46 套感官评价体系,实现美味量化,精准助力品牌产品提质,同时,实验室通过构建分子感官研究能力,解密产品风味组成,并挖掘感官品质优势,有效传递给消费者,助力产品研究开发与营销。对于食品品质,安全是食品品质管理的基础,“美味”是升级,实验室通过全链路感官稳定性管理体系,大幅度的提高产品的质量,获得良好经济效益。此外,感知分析技术同时也是我国标准化创新方向,实验室陆续牵头了《粮油食品感官检验规范》《菜籽油感官评价》《芝麻油感官评价》《风味糖浆感官评价方法》等一系列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同时,研究院牵头成立CSTM感知标委会,推动10余项感知标准立项,涉及食用油、茶叶、肉制品、番茄等多个品类,为推动中国特色感知标准体系的搭建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感知分析实验室致力于引领感知科学新篇章,赋能食品产业升级。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钟山学者计划”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食品包装研究所所长,南京苏曼等离子体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绿色食品包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非热加工技术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委。十二五以来主持完成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及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15 项。获发明专利60余件(其中PCT国际发明专利8 件),发表论文200余篇(SCI 100余篇),主编专著教材8 部,主编国家十五\十一五和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食品包装学》3 次荣获《全国农业高校优秀教材奖》;主持技术成果2007年获《全国商业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全国商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0年获中国食品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和教育部优秀成果《技术发明二等奖》;参与技术成果2013年及201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5/15)。近十年带领团队在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保鲜关键技术装备开展了系统创新研发,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38 件,2019年及2023年授权美国发明专利及2022年授权日本专利,从“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核心技术装备”奠定了国际领头羊;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暨中国农学会选定为“2022年度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技术装备成果”推广应用,并入选“2022年度江苏省现代农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2023年度江苏省装备制造领域十大科技进展”
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Cold Plasma Sterilization, CPS)作为国际上一种新型高效非热源性杀菌技术,非常适合于对生鲜果蔬鲜切菜、生鲜调理食品、中央厨房预制菜冷杀菌保鲜及安全品质控制技术的创新提升,且对果蔬表面农药残留、粮食中黄曲霉等霉菌毒素污染有良好的消杀降解作用。近3年在食品科技及产业界受到慢慢的变多的关注。本报告从中央厨房预制菜及生鲜调理食品深加工冷链物流产业背景,CPS杀菌保鲜机理及调控机制研究、核心技术装备及自动化生产线创制,冷杀菌关键技术应用研发进行综述,重点论述生鲜调理食品CPS冷杀菌保鲜机理及调控机制,等离子活性水(PAW)及食品生产环境空气消杀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并适应中央厨房预制菜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研发“PAW清洗杀菌--等离子体气流消杀--CPS冷杀菌保鲜”智能一体化冷杀菌保鲜技术、仓储粮食霉菌消杀技术装备及应用开发前景,为本学科领域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和企业家应用开发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青年首席教授、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全球前2%顶级科学家”“科技部青年首席科学家”“国家级优秀青年人才”“江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仲英青年学者”。博士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随后在麦吉尔大学和苏黎世大学开展科学研究,2021年入职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要是做新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海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优秀青年团队项目(子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仲英学者基金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hem Eng J(IF=15.1)、Trends Food Sci Tech(IF=15.3)、Compr Rev Food Sci F(IF=14.8)、J Hazard Mater(IF=13.6)、Allergy(IF=12.4)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研究成果荣获2023年度江苏省科技智库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林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入选“2022年度江苏省现代农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2023年度江苏省装备制造领域十大科技进展”。
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Cold Plasma Sterilization, CPS)作为国际上一种新型高效非热源性杀菌技术,非常适合于对生鲜果蔬鲜切菜、生鲜调理食品、中央厨房预制菜冷杀菌保鲜及安全品质控制技术的创新提升,且对果蔬表面农药残留、粮食中黄曲霉等霉菌毒素污染有良好的消杀降解作用。近3年在食品科技及产业界受到慢慢的变多的关注。本报告从中央厨房预制菜及生鲜调理食品深加工冷链物流产业背景,CPS杀菌保鲜机理及调控机制研究、核心技术装备及自动化生产线创制,冷杀菌关键技术应用研发进行综述,重点论述生鲜调理食品CPS冷杀菌保鲜机理及调控机制,等离子活性水(PAW)及食品生产环境空气消杀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并适应中央厨房预制菜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研发“PAW清洗杀菌--等离子体气流消杀--CPS冷杀菌保鲜”智能一体化冷杀菌保鲜技术、仓储粮食霉菌消杀技术装备及应用开发前景,为本学科领域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和企业家应用开发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促进食品科研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产业,由全国糖酒会主办,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杂志社和中粮会展(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食品科技成果交流会”将于2024年10月29-31日糖酒会期间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以当前食品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科技需求为导向,针对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交流和借鉴国外经验,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新的思路,指明发展趋势。